若医疗行为造成相同的医疗损害后果,医疗行为构成医疗事故则向受害人或其家属的赔偿金额低于一般医疗过
错导致的损害。是构成医疗事故还是一般医疗过错行为,只是医方承担行政责任大小,而在医疗损害赔偿诉讼
中,医患双方往往更关注的是赔偿金额的大小。
医疗事故鉴定法医鉴定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鉴定的效力卫生行政
部门处理医疗事故的唯一依据民事、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民事、刑事诉讼中的合法证据鉴定机构的主管部门卫生行
部门司法部门主管部门和当事人的关系 和医院一方是上下级关系和双方当事人无关系鉴定人 医疗事故鉴定委员
会(非自然人)法医(自然人) 鉴定人的责任不需承担任何责任必需承担责任可能追究伪证责任。鉴定人是否
出庭作证否可鉴定人和当事人的关系和医院一方有利害关系和双方当事人无利害关系鉴定人具有的知识结构基础
医学知识及某一分科全面的医学知识基础医学知识、法学知识、鉴定学知识 鉴定过程般经过鉴定专家几个小时
的讨论、辩论即可得出结论一法医经过几个月查找资料,邀请专家会诊。
再次签定的申请, 是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医学会作出的首次鉴定结论,依照《医疗
事故处理条例》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法》规定的程序和期限,向医疗机构所在地
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请求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给予再次鉴定的书面申请。
诉讼权利能力,又称当事人能力,是指能够享有民事诉讼权利和承担民事诉讼义务的能力,即能够成为民事诉
讼当事人的法律资格。我国民事诉讼法第49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
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根据本条规定,具有诉讼权利能力,可以作为
民事诉讼当事的人有 新的民事诉讼法承认其具有诉讼权利能力,明确将其列为民事诉讼当事人之一,允许他们
以自己的名义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这对于保护与该团体发生民事法律关系的单位和个人的民事权益,维护该团
体本身的民事权益,简化诉讼程序,及时解决民事纠纷、经济纠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